央视网消息:就业,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回顾“十三五”期间的五年,国内经济增速换档,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很多的难题。五年来,我们克服困难,爬坡过坎,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以上的目标,这一成就来之不易。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了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始终处于较高水平。据人社部统计显示,2016年至2019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78万人。到201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达7747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4247万人,比2015年底增加9.5%。失业率保持低位运行,低于5.5%的控制目标,“十三五”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6000万。
成就的背后,我国就业工作克服了重重的压力和挑战。“十三五”以来,国内国际环境非常复杂,给我国就业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局之年,当时,中国经济呈现增速换档、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的特点,随之就业压力也陡然增大。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去产能过程中职工的安置又是重中之重,2016年,我国很多地方和企业都面临了这样的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去产能,钢铁企业首当其冲。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攀钢集团因淘汰落后产能,那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考验。去产能转型升级,攀钢要“断臂求生”,而且去产能后,相应职工的饭碗又该怎么办?
2016年,攀钢集团旗下攀长钢关停40吨以下小电炉。17岁进厂,炼钢31年,年近50的夏刚站完最后一班岗,又将面临新的人生选择。
在企业干了30多年,如今年龄偏大、技能单一,还上有老下有小,丢了铁饭碗,今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呢?攀钢从“企业内部安置、外部就业创业、内部退养、社会托底帮扶”等,多渠道安置分流的职工。同时,结合财政部专项资金,解决这部分人的后顾之忧。面对职工的再就业选择,攀钢让职工自主决定去和留。想留下的可以参加竞聘择优录用,也可以选择拿一笔补偿金重新自主就业,当地政府对他们也有相应的补助政策。
四川攀枝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原副局长奉鑫说:“失业人员可以到社区申领每个月 966元的失业保险,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再就业的技能,促进他们再就业。”
有了政策和资金,去产能的步伐也顺利得多。经过多方权衡,夏刚最终选择买断工龄,拿着补偿金离开了企业。一年之后,经过政府提供的免费职业培训,夏刚在一家旅行社找到了新工作。
到了2017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去产能导致的职工安置问题愈发凸显,为了进一步安顿好分流职工。2017年,人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共同印发的《做好2017年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对就业困难人员,要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援助。
到了2018年,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加快。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一些产业受到冲击,沿海地区不少这类工厂关闭或者裁员,而这些企业的工人大多数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
2018年这一年,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乡浪潮越来越汹涌,而这些人员返乡后的就业问题成了摆在他们和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深坎。谢亚军就是从沿海返乡农民工的一员,20岁出头他就外出打工,辗转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电器厂、服装厂。后来,随着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工厂搬迁或者关停,沿海地区的工作越来越不好找,2018年,谢亚军从东莞回到了河南老家。
屋漏偏逢连夜雨,回到家乡之后,作为家里唯一劳动力,谢亚军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时谢亚军父亲又生了一场大病,这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睢县是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县,从2016年开始,睢县抓住沿海地区制鞋产业转移机遇,打造制鞋产业聚集区,吸引制鞋企业落户。
家门口有了就业的机会,让谢亚军很高兴,不过,他去鞋厂面试了好几次,却都没有成功。
河南商丘睢县某鞋厂工人谢亚军说:“我很年轻,有体力,也能干活,但没有啥技术,我也想干活,想着拿更高的工资,但是,没有技术也不知道上哪去,跟无头苍蝇一样乱窜。”
县里的人社部门调研发现,一头是鞋厂着急用工,招不到人,另一头是工人没有技术,找不到工作。这时候,县里根据国家出台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专门为制鞋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谢亚军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后,顺利进入到鞋厂工作。
目前,河南睢县已经有200多家制鞋及配套企业,更多的像谢亚军这样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已经回到家乡就业。
顶住了经济增速换档、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2016年至2019年,全国累计有2209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1213万人。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并在全球蔓延,一些工厂企业停工停产,企业订单大幅度缩减,企业职工无法按时返岗,不少人手中的饭碗再次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
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挑战,我国提出了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其中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都把就业放在了第一位。政府和社会各界同时发力,采取各种措施,为返岗员工包车包机,为企业减税降费,为复工复产做出了大量努力。
北京高校毕业生吕若凡目前在自己家中通过网络接一些翻译工作,为了减轻这部分毕业生的压力,今年7月,北京市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支持毕业生灵活就业。根据政策,北京市给予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最长不超过3年的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每月930元,从9月起符合条件的即可申请。
尽管疫情凶猛,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实现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8%。这几年,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新业态和新就业机会,网约配送员、直播销售员、数字化管理师等新职业快速涌现。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15个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开辟消费和就业新空间。
“十三五”这五年,我国完成了既定的就业目标,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就业工作将面临新的考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稳就业至关重要,而高质量就业更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是中国经济韧性的最直观反映。实践证明,就业是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的重要手段。就业工作搞好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能不断提高,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经济增长也会获得更为强劲的动力。
浦东招商 白云禅林 汽车维修网 晨光博美犬舍 南京铸造协会 三亚慧志二手车咨询 坤宝汽车销售服务 内蒙古个体私营 郑州婚纱礼服 涿州汽车网 金土地农情网 重庆中药农业网 中新摄影网 中国区县经济服务网 米兰色色婚纱摄影 龙潭区档案信息网 重庆和伙人科技 佳大商标事务所 房地产开发 德馨园餐饮服务中心 国际展会 西沙考察 湖州百度总代理 江西新农村建设网 巴萨中文网 游戏用户体验设计 河南远景广告 百合婚庆礼仪公司 经销商在线管理系统 煤炭价格 中国质量检验联盟 北京时间 恒星仕达鸿教育科技 51名车网 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 网络通信展 江西昌金高速: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江西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点电话:0791-86854239 86852349 Email:jxcjgs@jxcj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