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纳王村,中国移动扶贫干部和村民一起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着“芒果预售”“香蕉直播”。
为跑山鸡安装“计步器”,打造信息化智慧小镇,推进村务信息化、公益帮扶进驻、乡村旅游—当初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变成了现实。
中国移动在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纳王村,打造“信息化网络+乡村服务平台+‘和商务’网络直播”模式。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望谟县是贵州的重点扶贫地区,而纳王村又是望谟县的攻坚前沿。2015年,中国移动贵州公司与望谟县启动结对帮扶脱贫攻坚。短短几年,建设者历尽千辛万苦,不仅打通了贫困山区与外界联系的信息通道,更建成了山乡百姓的致富金桥—网络,让纳王村的父老乡亲跨越鸿沟,拥抱时代的最前沿。
有了移动网络,边远村寨的老人孩子时刻可以与在外打工的家人联系。
摊开中国版图,纳王村只是一个小小的点。中国移动的建设者在深山密林、在不毛之地、在人烟稀少的村落、在海洋深处的小岛,用人抬肩扛的原始方法,用爬冰卧雪的奋斗精神,竖起一座座基站,铺就一条条光缆。曾经的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在网络的连接下,变成坦途一片。
隔山隔水不隔音,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网络
时间回溯到2003年。在2003年底,全国还有大约8万个行政村未通电话。“要想富,先修路”,打通信息通道、让困难群众用得上网络,牵动着大家的心。
为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作为基础电信运营领域的中央企业,中国移动围绕网络扶贫要求,义无反顾、下大力气投入到“村村通电话工程”“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的“战斗”中去。在不断的创新探索中,中国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以“1+3+X”为体系框架的“网络+”扶贫模式,而网络扶贫正是这个“1”,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自2002年承担起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和光荣社会责任以来,中国移动不断加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用上最先进、最优质的信息通信服务。
斗转星移,18年来,中国移动始终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要求,负重致远,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电信普遍服务、832个县网络建设,完成一项又一项艰难挑战。
中国移动自2003年起大力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和电信普遍服务,不断加大农村偏远地区、边疆地区、海岛等网络覆盖。
2004年1月16日,“村村通电话工程”在四川等5省区启动,很快便以燎原之势在神州大地开展起来。作为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责无旁贷,承担起了最大、最难、最多的建设任务。
2005年11月27日,“村村通电话工程总结大会”在陕西延安召开,96%的行政村开通了电话,提前并超额完成了95%的“十五”目标。
在西藏昌都,中国移动运送基站设备的马队依托金沙江上面的狭窄悬崖通道穿行。
2010年底,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中仓乡央龙曲帕村,中国移动为我国最后一个未通电话的行政村开通了电话,让这个只有7户人家32个村民的村子彻底告别了骑马传话的年代,为我国“十一五”村村通电话工程画上圆满句号。
从2004年到2015年,从2G到4G,中国移动在“村村通电话工程”中累计投入458亿元,建设6.2万个通信基站,完成12.2万个自然村通电话、3.3万个行政村通宽带。中国移动实现了“上山下海”,在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开通了2G和4G基站,在南沙岛礁开通移动通信基站、实现了对南端蓝色国土的覆盖。
2007年,中国移动在独龙江乡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图为移动员工用溜索运送建站物资。
2015年底,工信部启动了“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中国移动积极响应、全面参与,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累计投资122亿元,承担5.3万个行政村宽带建设、行业占比35%,其中有线宽带服务覆盖3.8万个行政村,承担边疆、海岛超过2200个4G基站建设任务、行业占比75%。
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还聚焦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优先安排资源,努力提升宽带网络覆盖水平。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效果,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建档立卡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超过97%。日益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让农村地区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同样优质的现代信息通信服务,为决战脱贫攻坚铸牢“基础底座”。
在湖北恩施,中国移动建设人员为偏远乡村基站更换天线。
从行政村到自然村,从电话、手机到宽带、光纤、4G,甚至5G,信息通信的触角向祖国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角落蔓延扎根。中国移动的基站建在了祖国大江南北,东至黑瞎子岛、南至南沙华阳礁、西至伊尔克什坦口岸、北至漠河乡,真正实现了“隔山隔水不隔音”的美好愿景。
人人手机户户宽带,让更多困难群众用好网络
地处井冈山黄洋界脚下的神山村,海拔800余米,被群山围绕。曾经,村子是边、远、穷的典型代表,村民年均纯收入只有3140元。现在,在中国移动的大力支持下,不仅4G通了、光纤宽带通了,村民们还几乎人手一机、户户宽带,网络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自从村子里实现网络全覆盖后,网络畅通了,上网、看电视都方便多了。”神山村村民李宗吾说,他经常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发布信息。中国移动的终端和资费优惠政策给李宗吾这样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在神山村光网改造后,不仅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宽带,收到了移动免费赠送的机顶盒,移动公司还给村里5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赠送了手机。源源不断的信息汇聚到手机上、电脑上,致富的希望也向村民们奔涌而来。
中国移动扎根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挨家挨户上门了解、处理网络问题。
放眼全国,为了让广大群众“用得起、用得好”网络,真正发挥基础设施在脱贫攻坚中的巨大价值,中国移动开展了资费扶贫和手机扶贫工作。为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定制推出18元/28元专属“扶贫套餐”,普通套餐再享4至5折优惠,额外赠送上网流量和通话时长,共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320余万,累计让利22亿元;免费提供200多万个流量包,支持建档立卡APP和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展,减免金额4000多万元;配合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连续两年开展汉藏双语手机捐赠项目,向西藏和四川、甘肃藏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手机3.5万部,提供资费优惠让利1335万元;向定点帮扶贫困县群众捐赠约4000部自有品牌手机、电视、机顶盒等设备,价值超过200万元。
中国移动向“三区三州”少数民族发放教育扶贫专用手机。
在云南,中国移动通过“免费领”“优惠购”等方式将内置了语言扶贫APP、免费信息服务等的“4G致富机”送到贫困群众手中,并叠加买手机送话费、免费领扶贫流量等优惠政策,让他们放心用、大胆用。在云南省维西自治县永春乡阿沙洛村,有农户通过定制“语言扶贫”定制机大幅提升了普通话水平,为外出打工创造了便利,年收入也从过去的1万元增长至4万元。
在云南,中国移动向贫困群众免费赠送4G致富手机或提供购机优惠,提供专属的扶贫优惠资费、赠送流量。
为了更高效地帮助困难群众脱贫,中国移动还依托自身海量数据管理能力、信息功能研发实力,深入了解一线帮扶干部与贫困户需求,自主研发了精准扶贫系统,可实现“一部手机连接地方政府、帮扶干部、贫困群众、社会爱心人士四类用户;一套系统精准研判扶贫工作;一个平台汇聚社会多方扶贫资源”,覆盖贫困人口数百万,为超过70万名基层扶贫干部提供信息化服务,良好的运行成效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审计署等国家有关部委以及二十多个省份领导的肯定和关注,并先后荣获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电子政务类最高项目奖(Winner),入选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减贫案例”。
从2G的发展、3G的建设、4G的普及,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全国各贫困地区,在中国移动承担扶贫任务以来的18年间实现了多次跨越。如今,“村村通手机,村村能上网,人人信息灵”的目标基本成为现实。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全力以赴、尽锐出战,继续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移动”力量。中国移动将进一步深化和升级“网络+”扶贫模式,通过“5G+”扶贫、“智慧乡村”整体方案等新技术新模式,帮助农村地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数字生活!
浦东招商 白云禅林 汽车维修网 晨光博美犬舍 南京铸造协会 三亚慧志二手车咨询 坤宝汽车销售服务 内蒙古个体私营 郑州婚纱礼服 涿州汽车网 金土地农情网 重庆中药农业网 中新摄影网 中国区县经济服务网 米兰色色婚纱摄影 龙潭区档案信息网 重庆和伙人科技 佳大商标事务所 房地产开发 德馨园餐饮服务中心 国际展会 西沙考察 湖州百度总代理 江西新农村建设网 巴萨中文网 游戏用户体验设计 河南远景广告 百合婚庆礼仪公司 经销商在线管理系统 煤炭价格 中国质量检验联盟 北京时间 恒星仕达鸿教育科技 51名车网 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 网络通信展 江西昌金高速: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江西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点电话:0791-86854239 86852349 Email:jxcjgs@jxcjgs.com